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Another》VOL.1(漫畫)

原作:綾辻行人 / 漫畫:清原紘 / 台灣角川


  26年前,夜見山北國中裡有位名喚MISAKI的學生。
  他自一年級時起就是班上的人氣王,
  但是換班後,成為三年三班學生的MISAKI忽然間意外身亡。
  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死訊的同年級生們,
  繼續假裝「MISAKI還活著」。然而畢業那一天……
  全班合照當中竟出現了實際上不該存在的MISAKI……
  爾後──


看完小說就很期待漫畫和動畫,感覺這個故事用影像表現的會很棒。
而且也很好奇畫家會如何去詮釋裡面的詭計。

目前食完《Another》vol.1,鳴比我想像的可愛呢!
不過漫畫裡面沒有注釋見崎(MISAKI)的日文,
像我這種不懂日文的讀者,可能不太能夠馬上就注意到......

《Another》VOL.2 已於12/17出版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最接近死亡的地方──《Another》試讀心得



綾辻行人 / 皇冠

  不管是在哪一間學校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可思議故事」的流傳,記得我自己目前待過的每一間學校,都會有聽說一些所謂的「難以解釋的現象」,不管這些故事是真實發生或是穿鑿附會,那些傳說都是過去式的故事。不過在《Another》這本書裡,傳說不再只是傳說了,這些超乎想像的現象,在主角的身邊正在發生。

二十六年前,夜見北中學三年三班有一位叫做Misaki的學生死於意外,班上同學甚至老師,因為捨不得他的離去,一直到學期結束之前都假裝他還活著。但是,就在畢業那天,全班的合照裡卻莫名的出現了這位應該早已死去的Misaki的身影,這就是一切災厄的開始。往後的每一年裡,班上可能會出現一個不存在的人,只要這一年這個人出現了,直到畢業為止,每一個月至少都會有一個和三年三班有關的人,因為各種原因而死去,沒有人知道這些意外的發生究竟是為什麼,三年三班於是成為了距離死亡最近的班級。後來他們想出了一些方法,來阻止死亡的發生:既然班上有不存在的人,那就讓一位同學扮演這個假裝不存在的人吧!

但是,轉學生榊原的到來,卻打破了班上的共識。榊原因為身體有些毛病的緣故,在開學後幾週後才進入這個班級,他失去了知道三年三班故事的時機,因為「規則」的限制,其他人也無法告訴榊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不知情的榊原一直疑惑著,為何大家似乎看不見崎鳴的存在。災厄,就從轉學生回到教室的五月開始。

Another》的前言用純對話來描述二十六年前的事件,感覺就很像是大家在以訛傳訛的情境,看完之後整個人毛骨悚然了起來,很快的就被拉進故事裡面去。在現代社會中,靈異或是超自然現象都還是屬於非主流科學的範疇,但是當那些難以解釋的現象就發生在眼前時,實在很難斬釘截鐵的說絕對不可能。並且,「死亡」是令人懼怕的,即使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終將會死去。

簡短的形容我對這本書的感覺,大概就是「恐懼」,在閱讀《Another》的時候,總有一種快喘不過氣來的錯覺,其實綾辻行人沒有描寫很多恐怖的景象,但是那種令人窒息的不安感卻一直充斥在字裡行間,難以平復。

綾辻行人雖然在這本書裡面使用了恐怖小說的題材,不過在最後還是回到了推理。因此雖然一開始有點懷疑這本書究竟是不是推理小說,但是到了最後的結局還是感受到了謎底解開的驚喜。

Another》在今年年底臺灣也出版了漫畫版(目前買了還沒到手),聽說明年初日本也會有動畫的播出。真是令人期待啊!



  • 2011 / 12 / 21 更新 皇冠出版書本封面。
  • 下面這張是日本的版本。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詐欺就在虛實之間──《烏鴉的拇指》試讀心得




道尾秀介 / 皇冠出版

在這場詐欺遊戲中,到底是誰騙了誰?

「詐欺」或者普遍稱之為「詐騙」的行為,是一種藉由欺騙他人來獲取實際利益。主角武澤是個詐欺師,他和搭檔阿鐵利用各種騙術來獲取金錢,即以詐騙作為謀生的手段。當然武澤不是天生就想當犯罪者,他也是走投無路了才會做這樣的選擇。

本來武澤也是有正當的職業、溫柔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一家三口過著溫馨的小日子。但是不幸接二連上的找上門來,妻子過世,被討債集團追討大額的債務,不得已只好藉由「債務整合」這樣的公司來處理。但是這個所謂的「債務整合」卻不是拯救人生的繩索,而是像吸血蛭一樣,吸乾人們所擁有的一切。最後他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女兒。走上了「詐欺師」一途。

在《烏鴉的拇指》中,故事描述武澤和其他四個人(除了貫太郎以外),好巧不巧的,剛好因為各自不同的原因,都是同一家「債務整合」公司的受害者。因此他們決定聯合起來向這家公司進行報復。而使用的方法不是以暴治暴,而是他們所擅長的工具──詐欺。

故事在進行之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謎團,只有偶爾會有一些像是某某人身分不明,或是某人舉止詭異之類的行為等等。不過詐騙就在虛實之間,據說厲害的詐欺手法是三分真、七分假。因此從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起,每一段看起來真實的文字都有可能是詐欺,每一段懸疑的線索也有可能只是虛晃一招。《烏鴉的拇指》最後一次又一次的翻轉十分精采,實在是被這本書騙得團團轉啊!

「詐騙」會讓人與人彼此之間越來越失去信任。就像現在的社會,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讓人們在面對陌生人時(甚至是熟人),總是帶有一份戒心,有時候讓公益或是善意的行為因此失去了機會。不過,我這次倒是被《烏鴉的拇指》這本書騙得十分開心。(笑)

之前雖然耳聞大名,不過《烏鴉的拇指》是我第一次閱讀道尾秀介的作品。現在看來這本是我還蠻喜歡的風格呢!因此我想未來必定會繼續閱讀他其他的作品。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過去沒有死,他甚至沒有過去」──《催眠》試讀心得




















拉許‧克卜勒 / 大塊文化出版



「催眠」是一項非常神祕的行為。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催眠」這一個名詞,所代表的僅止在於電視上,魔術師用來讓受試者做出難以想像的行為。「催眠」更像是一種魔術、巫術,而非科學研究。因此一般對於人們來說,「被催眠了」是十分令人恐懼的行為,是否一旦被催眠了,是不是所有的祕密都在催眠師面前無所遁形,再也沒有任何的隱私,甚至還有可能會被植入假的記憶。是否真的殘在這些可能性,一直都很難被確定。因此一旦「催眠」被用到了醫療行為上和偵查上,就更加具有爭議性了。這個被催眠者的話,是否存在真實性?

我自己倒是比較相信書中人物所說的:催眠的過程中是不可能植入假記憶。人們或許有可能因為自我保護的機制,建立起比較虛假的、或是扭曲的記憶,但是「催眠」是指引導受催眠者進入淺意識。因此我想要控制受催眠者的記憶,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在《催眠》裡面,艾瑞克是一位治療師,擅長治療急性休克與創傷。同時,他也是一位精通催眠技術的催眠師。警探約拿於是找上了艾瑞克,他希望艾瑞克替在一起兇殺案中唯一生還的男孩催眠。這名男孩是兇案中唯一的線索,他被找到時候已經因為失血過多,陷入休克,直到七個小時以後才恢復意識,約拿相信,催眠可以幫助他緝拿真兇。在約拿的多次要求下,艾瑞克打破了不再催眠的承諾,他想幫助另一個可能陷於危險之中的女孩。但是艾瑞克催眠的結果,實在是令人出乎意料,而且這次的行為還讓他惹上了不小的麻煩──他的兒子班雅明失蹤了。

《催眠》一書描述了一些因為過去的創傷而封閉自我的人們,「過去」的經歷對於這些受害者(甚至是加害人)來說,是永遠不想再回首的痛苦過去,但是那些過去雖然忘記了,卻從來不曾消失,它在意識裡生根發芽,影響了這個人的現在甚至未來。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催眠」或許是一種幫助他們找到「過去」,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但是,在研究之餘,如何取得和個人隱私之間的平衡,也是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往復書簡》小冊試讀




















湊佳苗 / 時報出版 

《往復書簡》這本書一共包含了三篇短篇,每一篇均是以信件的形式描述故事的發展。這次的試讀小冊子包含第一篇〈十年後的畢業文集〉全文。

一開始從悅子和阿杏的魚雁往返可以知道,悅子藉由寄相片這件事情,其實是想要詢問五年前千秋受傷的真相。悅子已經大約十年沒有和高中同學聯絡,這次在靜香和浩一的婚禮上聽說了千秋五年前受傷破了相,後來和浩一分手之後就失去了行蹤。五年前千秋的傷和兩人的分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意外還是人為?和其他人是否有關連?

寫信其實是很微妙的溝通方式,他沒有辦法面對面看到表情的對談,但是卻也因為不是面對面,因此能夠向對方說出一些無法當面溝通的事。悅子除了寄信給阿杏,之後也向當事人之一的靜香詢問。在她們之間的書信往返,穿插了十年前大家同為「廣電社」社員的回憶,這些回憶除了當做解開疑點的線索,同時也勾勒出這些人之間的關係,和每個人在其他人眼中的性格,甚至還說出了以前從來不曾在他人面前說出口的感受。因為文章中每一篇信件是一來一往的呈現,就好像兩個人之間在做諜對諜的問答一樣,每一封信都是在稍微的試探對方,然後下一封信似乎又比之前一封更加逼近真相(或更加撲朔迷離)。

《往復書簡》這本書除了形式很特別,以信件的方式呈現了湊佳苗擅長的第一人稱式敘述。在人物的描寫和故事的情節的翻轉上都十分精采。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黑暗之刺》讀後


















馬修‧史卡德系列4
《黑暗之刺》
       --A Stab in the Dark
勞倫斯‧卜洛克 / 臉譜

    《黑暗之刺》是馬修‧史卡德系列第四本,這次馬修要追查一樁九年前的案件。一名冰錐大盜被抓到後,很爽快的承認了他在九年前所犯下的罪行。但是其中有一名叫作芭芭拉‧倫敦‧愛丁格的女性的兇殺案,冰錐大盜卻有完整的不在場證明。於是,芭芭拉的父親希望馬修找出真兇。但是,事情都已經經過九年了,甚至在當時因為太多線索指向冰錐大盜,所以幾乎沒有什麼其他的嫌疑犯和線索。

    我很喜歡書裡這麼一句話,「回憶是一種合作的動物,很願意討好;供應不及時,常常可以就地發明一個,再小心翼翼的去填滿空白」,感覺形容的非常貼切。其實人的記憶很不牢靠,因為它很有可能會因為後來的想法和言語把記憶加油添醋,更何況是要讓一個人去回想九年前的謀殺案,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此馬修需要一點直覺、一點運氣去得到靈感來破解案件。馬修的線索和調查的範圍從雜亂的鄰居、家人、雇主等等,各種可能性開始去慢慢收集。常常每得到一個線索的時候,感覺上兇手好像呼之欲出了,最後卻又少了那麼一點關鍵性的判斷。跟隨著馬修的追查,好像就這樣一點一點的認識了芭芭拉,一點一點的逼近事件的真相,但是事實卻又像照片一樣,有點模糊和不真實的距離感。因此雖然最後兇手的動機讓我有點無法接受,不過偵查的過程我很喜歡的。

    在馬修辦案到一個段落時,倫敦突然說不想要調查了。其實明明一開始馬修就對他說過:「你可能會不知道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你自己說的──某人為了某個理由殺了她。不知道那個理由,你可能會活得快樂一點」。偵探不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挖掘死者的祕辛?不過另一方面來說,偵探也是能夠為死者做最後發聲的管道啊!

    下一本是期待已久的《八百萬種死法》。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神智不清的福爾摩斯!?──《百分之七的溶液》試讀














尼可拉斯‧梅爾 (Nicholas Meyer)/ 臉譜
(試讀封面↑是編耶XDD)

  事情是發生在華生結婚開診所之後。某天,福爾摩斯走進了華生的診療室,他提起了莫里亞提教授,並且告訴華生:莫里亞提是一位邪惡的天才,是許多犯罪的幕後黑手。但是,華生卻發現他這個朋友,似乎在言談間像個醉漢,並且說話越來越口齒不清,他懷疑福爾摩斯又注射了古柯鹼,甚至因此產生了幻覺。

更令人感到訝異的是,就在華生為好友的健康煩惱時,據說是大壞蛋的莫里亞提教授竟然找上了他。這位老先生指控因為福爾摩斯的言行,讓他的生活產生困擾,希望華生想出解決的辦法。

為了治療福爾摩斯的毒癮,華生聯合麥考夫──福爾摩斯的哥哥,打算帶福爾摩斯前往維也納。但是,要用什麼計謀才能夠拐騙聰明絕頂的福爾摩斯前去維也納治療呢?
  
    《百分之七的溶液》前段和〈最後一案〉相似。有趣的是,我們都知道福爾摩斯會注射古柯鹼,也知道莫里亞提是個大壞蛋。但是《百分之七的溶液》卻結合了這些我們所知道的事,在前段故事的發展中,讓情況整個大逆轉。之後到底會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福爾摩斯的毒癮會治好嗎?到底有什麼陰謀正悄悄醞釀著…….實在是很期待之後的發展呀!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相遇是種奇妙的緣份──《阪急電車》讀後


















有川浩 / 時報出版

電車上面無表情的他 / 她,也許正經歷著人生中最重大變化……   
一輛電車上搭載了多少人,   
就承載了多少段不同的人生……


這應該算是我第一次閱讀有川浩的作品,之前耳聞多次大名的《圖書館戰爭》也僅稍微翻閱過改編的漫畫而已,並沒有太過深入的閱讀。這次看完書之後,稍微查詢了一下有川浩的資料:《阪急電車》是有川浩2008年的作品,算是已經出版有一段時間了。不過今年(2011)由中谷美紀主演的《阪急電車》改編電影在日本上映,不知道臺灣有沒有機會看到播映。小說已經是很有畫面的故事了,影像化更值得期待。

《阪急電車》用電車將七個短篇故事串連起來,成為一本很溫馨的小品。在《阪急電車》裡,每個故事中的配角,都是另一個故事中的主角。有趣的是,雖然電車裡相遇到的是陌生人,卻扮演了主角人生中轉變的一個重要的元素。都是原本沒有交集的陌生人。遇見,還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緣份。

書的最後有附一張電車的地圖和各站真實的場景。因為其實每一個故事感覺都很樸實和日常,這樣就好像是真實存在於此處某個人身上的故事情節啊!整本閱讀完之後心情很好,最近還真的很喜歡這類平凡帶點溫馨治癒的作品。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台北半日遊記之島田獎頒獎典禮


台北半日遊記之島田獎頒獎典禮

  路途遙遠很早就搭車殺上台北,在車上看了不到一章的《如山魔嗤笑之物》就昏昏欲睡(昨晚不知道是太興奮還是喝了紅茶的緣故,睡的不是很好)。客運比我以為的早到了許多,於是便在台北車站閒晃,從一樓走到二樓繞一圈再走回一樓(好蠢XDD),原來北車有無印良品!

  到了會場。(這才是重點啊!)
  在簽到處簽了名和領取這次入圍作品的贈書。分別是冷言的《反向演化》、陳嘉振的《設計殺人》還有陳浩基的《遺忘刑警》。拿到書感覺好興奮啊!在等待開始的時候,有大概翻了一下三本作品,還有夾在書中的廣告夾頁,關於島田獎的作品和島田老師的新作《淚流不止》。(感謝大家有偷偷告訴我誰是誰XD

  這次典禮很特別的還請來舞者表演,分別詮釋了入圍的三個作品。不過現代舞這種東西真的是太神祕了,而且本人太矮,什麼都看不到=口=,只能大概猜出順序應該是是《遺忘‧刑警》、《反向演化》《設計殺人》。表演結束後,我就聽到有人說:該不會首獎的答案就這表演中吧!!

  其實這次不止島田老師來到典禮現場,一同前來的日本推理作家還有三田津信三老師和柄刀一老師。沒錯,有在認真看前面的好孩子應該有發現,我完全沒有想到要拿《如山魔嗤笑之物》給三田津信三老師簽名啊啊啊!(怨念)

  島田老師在致詞的時候提到,他很謝謝臺灣在日本這麼危難時給予的幫助。他覺得現在在日本因為某些暢銷作家的影響,讓日本的出版業覺得出版這類的書就可以了,完全遠離了本格推理。他還提到了一個作品的內容,雖然沒有入圍決選,但是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故事,是在日本沒有見過的類型(據說是林斯諺的?)。他覺得未來推理小說的發展會是在華文世界。
  
附上在ptt推理版看到的網址,有完整的頒獎典禮:

  典禮只有一個多小時,大概是因為借來的場地有時間限制吧!然後,典禮結束之後,當然就要拿書去給三位作家簽名啦!恭喜社產又新增了三本簽名書,哈哈。之後我跟著社團學長他們去喝茶聊天,結果我就在那邊聽前輩們談推理作品和創作,直到差不多要去搭火車的時間才離開(突然很慶幸訂到很晚的車票=))。哎呀!可惜沒有辦法參加到今天的兩場講座。期待後年第三屆的島田獎嚕!

-------------------------------

寫完發現都是廢話,能看完的算你厲害啦!
然後,尖峰時段的捷運真的是太可怕了!
體會到什麼叫做擠沙丁魚。
完全不用動,大家都推著你前進。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是愛還是恨?─《近月》讀後

















《近月》
  --The Almost Moon

艾莉絲‧希柏德 Alice Aebold / 時報出版

並不是很長的作品,但是我大概分了三次才把這本書看完。因為從第一行第一句話開始,海倫對母親的恨與愛,寫實的感受糾纏的讓人覺得難過。常常閱讀到一段落時,會好奇於故事的發展,卻又矛盾的想要跳過一些內容,此時只好闔上書本隔天再看了(想跳過中間,直接翻到最後結局應該也看不懂吧!XD)。

敘述者海倫,是一位年紀已經近半百的中年婦女,《近月》穿插了她現在和過去凌亂的記憶,描述的感覺就是一般人在思考時凌亂跳躍的記憶,有些甚至是她小時候發生過的小事。忘記在哪本書看過:人的記憶並不會消失,遺忘只是丟在腦海中的某個角落而已。因此只要一點點刺激,聲音、氣味或是景象等等,就會想起那些遺忘的過去。那些過去的東西,像是關於她父親的部份,支撐著海倫活著,不過對於海倫來說,我想她也恨過他的父親死去,留下她和她的母親。海倫曾經逃離過,藉由讀書和結婚,在她讀書的時候,她當裸體模特兒,也認識了她的前夫傑克。我想海倫會當模特兒,有受到母親得影響,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希望自己能夠被注視著,而不僅僅只是為了母親而活著。

我很喜歡作者對於劇情的安排,用海倫的回憶一點一點的拼湊出她周圍的世界,她的母親和父親,她的丈夫和孩子,還有鄰居朋友等等,甚至有些回憶並非是事實的真相,就像是人生的成長的回憶一樣,有些小時候的回憶,那時候並不明白代表的意義是什麼,但是回著年紀的增長,慢慢的就明白了那些大人言語中的含意。

身邊有些失智或是失去行動能力的長輩。突然想到,那些大人們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去照顧他的父親或是母親,看著年華逝去的老人難得神智清醒,不再是記憶裡模樣,會不會像海倫一樣,常常祈禱著他們某天就這麼斷了生息?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我們都是哈噓人──《邪惡圖書館1眼鏡的祕密》讀後

















《邪惡圖書館1眼鏡的祕密》
布蘭登‧山德森 / 皇冠

  此書未完,目前僅出版第一部。

  原來上次拿到的試讀小冊子算是有點小節錄,並非全部都是前面的章節。

  整本書都以《邪惡圖書館》的設定來做宣傳和設計。
  一開始的作者序就很有趣:此書在自由國度會以自傳形式出版,在圖書館界(也就是哈噓國度)會以奇幻小說的形式出版。所謂的哈噓國,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有點像《哈利波特》說的麻瓜世界);而自由國度是主角即將描述的另一個世界。

  只能說布蘭登真的是太惡搞了!他顛覆了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而且解釋的頭頭是道,雖然你明確的知道,那些不過是在瞎扯蛋,但卻找不到什麼理由反駁。雖然《邪惡圖書館》是有點惡搞性質的作品,不過感覺有些嘲諷的意味存在。書裡說我們僅僅只接受書籍裡面的知識,接受圖書館員們希望建立的制度,像是書裡說地球百分之七十是水,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航過海。因此對於非科學或是非圖書館界所制度下的力量和資訊,會被圖書館館員們掩蓋事實的真相。

  我們活在別人所建立的世界裡,接受別人希望我們接受的知識和世界觀。
  因此,閱讀此書除了笑的累到不想再笑以外,也有一些小小的反思。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放學後》讀後


















《放學後》
--放課後

東野圭吾 / 臉譜(2009)

  我好久沒看東野圭吾的書了。不算有點諷刺意味的《名偵探守則》和《超殺人事件》的話,上一本應該是《迴廊亭殺人事件》,算一算至少相隔有兩年了呢!因為是東野比較早期一點的書,印象中《迴廊亭殺人事件》和這本《放學後》一樣,是比較偏本格的作品。

  《放學後》是東野圭吾獲得江戶川亂步獎(第31屆)的作品,不知道算不算是出道之作(?)。故事的背景是在日本某間私立女子高中,作為老師的前島一直覺得好像有人想要殺他。後來,真的有老師死去了,卻是另一位輔導部的主任村橋。

  動機和手法都讓我覺得很驚訝!最後的結局也很有爆點。不過,看完《放學後》讓我想到,似乎看過的小說中,日本高中女生的想法都讓我很難理解啊(明明我也讀女校XD)!說起來,高中也真的是一個尷尬的年紀,要邁向法定的成年,卻又還是備受拘束的學生。

  其實我本來不太喜歡看校園推理,不過看完這本之後還頗為喜歡,之後就繼續來看《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吧!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謀殺與創造之時》讀後


















馬修‧史卡德系列3
《謀殺與創造之時》
--TIME TO MURDER AND CREATE

勞倫斯‧卜洛克 / 臉譜

陀螺是個犯罪者,某天西裝筆挺的找上了馬修,請他幫忙保管一個信封。他是個勒索犯,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生命目前正受到威脅,因此他希望和馬修保持聯繫,並請他在他死後再打開信封。之後,陀螺果然死去了,馬修於是希望找到殺害陀螺的人,線索當然就在陀螺交給他的信封之中。

從《父之罪》、《在死亡之中》再到這本《謀殺與創造之時》,對我來說,這個系列裡面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謀殺的詭計或是案件的謎題,而是馬修為逝去的生命點白蠟燭的那些片段。讓人感覺哀傷和無奈,這種情感在《謀殺與創造之時》更為明顯。因為此次案件的偵辦中,有人死去,雖然不是直接的傷害,但是說他因馬修而死也不為過。他可以接受某些社會所認為非道德的事,像是警察收賄、勒索等等,但是對於馬修來說,謀殺(或者說是一個生命的逝去)卻是和其他犯罪是不一樣的。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東西是波本酒啊!馬修似乎很喜歡喝這種酒。而且卜洛克在描述馬修喝酒時,都有一種很落寞和不醉不休的感覺呢!

下一本是《黑暗之刺》The Stab in the Dark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夏目友人帳參》06、07








這兩集出現了一位新人物──的場(名字我忘記有沒有出現了XD)。
身份是之前出現過的除妖世家的首領。
十分符合一貫惡勢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性格。
意思就是把式神當做工具,見妖必殺之類的。
應該是屬於很強但是變態變態的角色,他還問夏目要不要看他右眼下的傷口。
(跟暴露狂有異曲同工之妙,哈)








的場家族為了追查某個妖怪的事情,首領親自前往夏目居住的附近,
夏目也發現最近有很多妖怪被襲擊,取走了妖怪的血。
因此為了保護(?)夏目,久違的名取也出現了。
這兩集用遊戲來形容,感覺就像是主線劇情有了些微的發展。








這集的重點,應該就算是介紹這幾位的場家族的人物吧!

另外,預告裡下一集出場的也是之前出現過的角色。
據說歌手中孝介會演繹第八話的其中一個角色。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1-11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
-- -- 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


看完第一集之後就一直忘記有這一部。
不過我發現,完結之後再一次看完真的有比較過癮啊!
雖然比較累,哈。




















嗯,是我喜歡的畫風。
這是一部關於青春和回憶的故事,稍微加了一點純純的愛情。
這部動畫裡面主要的登場人物有六位。
仁太是個輟學生,俗稱家裡蹲。










有一天,他看到了小時候的玩伴面麻突然出現在他家裡。
這位應該已經在小時候死去的女孩,卻不是以羅莉姿態出現,
而是變成和他一樣的成熟的美少女。













面麻希望仁太完成她的願望,但是面麻其實也不知道她自己的願望是什麼,
於是仁太開始試著走出家門,嘗試想完成面麻的願望,好讓她成佛。
仁太陸陸續續遇到了小時候的朋友:安鳴、波波、鶴子、雪集。
面麻的死,早讓大家漸行漸遠。

在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罪惡感,總覺得是自己害得面麻死去。
「因為忘不了面麻,一直被面麻所束縛」

這句話可以形容的,不只是仁太,也包括了其他人。
他們每個人都覺得,面麻的死和自己有關。
因此,他們都是懷抱著這樣的遺憾而成長的吧!

故事是環繞在這幾個人之間(愛恨情仇XD?),
每個角色的個性都還蠻明顯的。

(糟糕,太晚打結果看的時候的很多心得都忘記了 orz)


附上好聽的OP 〈青い栞〉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邪惡圖書館》別冊試讀














《邪惡圖書館》別冊試讀

一開始看到作者叫布蘭登‧山德森還頗為疑惑,因為閱讀過布蘭登之前的作品,不論是《諸神之城:伊蘭翠》或是《迷霧之子》都是「正經」(跟此書比較起來)的奇幻文學,背景架設完整、迷人。所以,實在很難和光是書名就如此惡搞的《邪惡圖書館》聯想在一起,我本來還以為是同名同姓的作家呢!

故事一開始就充滿了關於主角史亞克的謎團,在史亞克十三歲生日──似乎奇幻故事中主角的奇遇都是在生日開始──那天,他收到了一份奇怪禮物,不只是禮物內容奇怪,連寄件人也很令人匪夷所思,竟然是他十幾年來從未一起生活過的父母寄來的。除了奇怪的東西,奇幻故事的發展常常要有個人負責出來跟主角解釋。因此就在史亞克為禮物感到疑惑的隔天,一位自稱是史亞克爺爺的老人出現了,不過,好笑的是,原來老人記錯時間遲到啦!到底這份禮物代表了什麼?又為什麼圖書館館員要把史亞克獻祭呢?接下來想必是一連串令人驚奇的奇幻事件,期待書籍的出版囉!

這次收到的《邪惡圖書館》試讀小別冊很有意思,封面寫了「閱覽證」,像是進入這間圖書館的證件一樣。封底則寫了「你學習的所有知識都是騙局!」。

書籍介紹

一位英雄的驚人天賦竟然是……搞破壞?
一項攸關生死的祕密任務,目的是……奪回一袋沙子?
一個掌控世界所有知識的邪惡組織……藏身在圖書館?

從小就是個「破壞王」的孤兒史亞克似乎注定成不了什麼氣候,只會帶來災難!不過在他十三歲生日當天收到從未謀面的親生父母所寄來的一袋沙子後,生命便開始有了奇異的轉變,因為這並不是普通的沙子……

沙子很快就被偷走了!犯下竊案的是邪惡圖書館員,一個四處散播錯誤知識、迫害真相的組織。得到這袋沙子後,邪惡圖書館員便能取得優勢,進一步掌控全世界。

史亞克一定要阻止他們才行!他得潛入當地的圖書館完成這項危險的任務,但他什麼像樣的裝備也沒有,只有幾副「眼鏡」,和失手弄壞東西的「天賦」……

作者介紹

布蘭登‧山德森 Brandon Sanderson

事實真相
「布蘭登.山德森」是史亞克的筆名。由於這些回憶錄要以小說形式出版,所以他的哈噓人編輯強迫他一定要用假名。

史亞克確實認識一位叫布蘭登.山德森的人,不過那個人是奇幻小說作家,因此在作品裡常會寫些差勁的妄想情節。史亞克握有可靠消息來源,指出布蘭登.山德森其實是個文盲,而且常對著他的盆栽(取名為杜酷伯爵)口述他那又臭又長的奇幻故事。

許多人以為布蘭登在好幾年以前就發瘋了,不過很少人能判斷此話是真是假,因為他的寫作風格本來就很奇怪。他平常會去看科幻類電影,吃爆米花跟羊酪(分開吃),以及警告人們「小貓咪大陰謀」的危險。

他的圖書館閱覽證在不同場合中總共被註銷了十七次。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私家偵探》試讀活動

<私家偵探>嗜讀本活動辦法

轟動武林 驚死萬教
「冷伯」第一部長篇小說
首創顛覆推理界的三合一即溶命案
【內容介紹】

從汽車旅館到海產攤、六張犁公園到烏龍(茶)派出所
這是一個只能發生在台灣的天啟式懸疑故事
保證讓你笑到內傷狂吞運功散

我是吳誠,台灣首席私家偵探。
不,不是徵信社。
徵信社能給的,我全辦不到。
我反科技,不用錄音機,只靠眼睛、耳朵和一雙腿,頂多加上一把手電筒。
喔,還有維基百科,只要你輸入關鍵字……

吳誠的身分以及性格中那分嘻笑怒罵核心卻嚴肅憤怒的特質,活脫脫就是紀蔚然的分身。——李維菁
作家寫推理,通常不會說自己是假的。但紀蔚然還真敢承認──只能說,幹得好,紀老師你夠瞭!——既晴

小說主角吳誠是大學戲劇系教授,也是知名劇作家,因一場酒後亂幹譙的「龜山島」事件憤而退出戲劇界,遁隱於六張犁臥龍街當起私家偵探,他在咖比茶咖啡店接案,搭小黃到汽車旅館跟監,於一代佳人海產灘套問弊案,和派出所員警小胖博感情、追案情……然而,就在首件case圓滿解決後不久,條子朋友找上門,面色凝重地對他說:「我找到了兩起命案的連結點,那就是你。」

【作者介紹】

紀蔚然
輔大英文系畢業,愛荷華英美文學博士,現為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系副教授。曾發表過舞台劇本《愚公移山》、《死角》、《難過的一天》、《黑夜白賊》、《夜夜夜麻》、《也無風也無雨》、《一張床四人睡》、《無可奉告》、《烏托邦 Ltd.》;電影腳本《絕地反擊》、《自由門神》等。

【活動時間】

1、試讀報名,即日起至7月10日止,24時前。
2、試讀心得繳件,7月31日,24時前。

【活動辦法】
1、請在個人blog、或噗浪上發佈「參加《私家偵探》試讀活動」,並貼上本活動訊息網址。
2、報名期間內,寫信EMAIL至cavy@sudu.cc,給印刻文化楊小姐,主旨註明:「我要參加《私家偵探》試讀活動」,信中請註明您的真實姓名、聯絡電話、地址、電子郵件、blog、blog名稱、筆名,以及您發佈本活動訊息的網頁網址。
3、試讀名額20人,7月13日於本活動網頁公佈入選名單。入選試讀者,將另外EMAIL通知。
4、7月31日,24時前,請在您的blog發表《私家偵探》的閱讀心得(字數800字以上),並將心得word檔及心得網址寄至cavy@sudu.cc 給印刻文化楊小姐,信件主旨並註明「我要繳交《私家偵探》心得」,收到心得後,在新書上市一個禮拜即可獲得《私家偵探》新書一本!

【注意事項】

1、文章嚴禁盜用他人作品,一經查證屬實,將取消其獲贈新書的資格。其違反著作權之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與主辦單位無關。
2、文章需同意授權做為印刻文化出版行銷使用,主辦單位有權將文章於【嗜.毒本 blog】上刊載。
3、書稿有限,若報名人數超出部分,印刻文化有權利斟酌決定最後試讀人員。
4、參加者僅限居住於台、澎、金、馬地區。
 
原網址:
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15990171.html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請把門鎖好》讀後

















既晴
皇冠出版

此書為既晴獲得「第四屆皇冠大眾文學小說百萬首獎」的作品。
看完書之後最大的感想是,我深深的覺得在半晚這樣夜深人靜的時候看這本書真是不智之舉,雖然說半夜看恐怖小說或是電影真的會比較有感覺。閱讀時幾次被門外走路的腳步聲嚇到。雖然不會一直想「把門鎖好」這件事,可是偶爾還是會忍不住用眼角餘光偷瞄房門,彷彿有什麼東西會破門而入一樣。只能說《請把門鎖好》這本書的恐怖氛圍塑造的太真實了。

《請把門鎖好》像是一齣完全不冷場的恐怖電影,從主角吳劍向接到報案電話開始,懸疑的情節和嚇人的場景毫不間斷,閱讀時,當然不能像看恐怖電影一樣捂著眼睛等結局,只能又害怕又期待的一頁一頁閱讀著。並且故事裡除了恐怖還有令人發癢的噁心感。像是一開始會發現屍體是因為巨大老鼠身上帶來的腐臭味,光是想像那種噁心的巨大老鼠和瞪視著人類的畫面,還有那不完整的屍體殘骸,一下子腦海中浮現不少殭屍電影的場景──甚至想像得更誇張,實在是令人感覺發毛。

結合了科學的推理和難以解釋的神祕現象的寫作手法,讓書中充滿懸疑恐怖的氣氛,一方面想也許這裡是人為可以解釋的,一方面又會猶豫這大概真的是靈異現象,讓我在閱讀時掙扎不已。並且最後的結尾從靈異、奇幻的部分又有點回到推理小說解析上,這樣翻轉實在是讓人驚喜。剛好恐怖小說和推理小說都是我的愛,因此《請把門鎖好》閱讀起來很過癮啊!我在閱讀《請把門鎖好》之前只有看過《感應》中的〈夢的解析〉一篇,這也是一篇屬於有點靈異、非科學色彩的作品。據說這就是既晴的風格:帶有恐怖、靈異色彩的推理作品。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利器》讀後

















吉莉安.弗琳
木馬文化

身為記者的卡蜜兒,被老闆指派前往風谷鎮採訪一則殺人案,其實卡蜜兒所在的三流雜誌和風谷鎮其實沒什麼關係,只是血腥獨家人人愛看啊!風谷鎮是卡蜜兒的家鄉,雖然她已經離開那個地方許多年,不過她的母親、繼父和繼妹還住在那裡。其實卡蜜兒和母親的感情實在不是太好,她們之間很少聯絡,再加上多年前妹妹死去的陰影一直留在她的心中,讓她不願意回頭去回憶這些往事。所以剛開始卡蜜兒實在是很不願意採訪這則新聞,更何況是要去對自小成長的家鄉,做這樣挖人隱私的事。

風谷鎮上一個女孩遭人謀殺,一個女孩下落不明,而且被謀殺的女孩還被拔掉了牙齒,這樣殘忍的兇殺案讓風谷鎮人心恍恍,有些人對卡蜜兒閉門不見,包括風谷鎮的警方也對於卡蜜兒的採訪冷漠以對,當然也有些人迫不及待的想要說出自己知道的事。

似乎小鎮這樣區域性的地方,流言總是無所不在,像個封閉的小世界,誰可能是兇手?誰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諸如此類的謠言散佈在風谷鎮上。卡蜜兒藉著訪問這件案子,也探訪了不少年少時的朋友、鄰居。因此卡蜜兒不只是在採訪風谷鎮的這樁謀殺案,也是藉由這些在回憶自己的過去。故事中,案件的發展和卡蜜兒的過去穿插出現。

《利器》其實說不上恐怖,只是因為卡蜜兒在年少時有些陰影,當這樣的人物以第一人稱敘述時,在閱讀時似乎很容易就能夠感覺到主角的哀傷和痛苦。卡蜜兒有自殘的傾向,她習慣於在身上刻下不同字眼來宣洩痛苦,有時候遇到了一些事,她甚至會覺得身 上的某些字眼隱隱作痛,我很喜歡作者這樣的隱喻方式。因此比起最後劇情精采的峰迴路轉,我反而比較喜歡前面在描述卡蜜兒的部分。

剛開始其實頗為好奇書封和書名的關係。「利器」這個字眼是如此強烈和具侵略性,卻配上半裸熟睡的女子這樣溫和的圖像。不過看完整本《利器》之後我想到,除了代表卡蜜兒傷害自己的樣子,也許也代表了卡蜜兒和她的親人之間的關係,利器和多出來的那隻手代表了支配和傷害,女子代表了被控制和自我傷害。

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人魚之歌》讀後

















《人魚之歌》
薇兒‧麥克德米 / 春天出版社

閱讀此書其實是上個月的事了,只是那時候剛看完心情有點複雜,不知道該如何寫心得才好。

故事是描述一些男性屍體被發現在同志出沒的地區,因此有人認為這是針對同性戀者的連續殺人案,雖然警局裡有人並不想承認有連續殺人魔的出現。主角東尼‧西爾是一位對連續殺人案頗有研究的側寫師,一位負責偵辦此案的警察邀請他來側寫這次的案件。

因為故事中穿插了犯罪者心理的章節,所以有時候會對犯罪者投入一些憐憫。他也是有可憐之處啊!並且在《人魚之歌》這篇作品當中,主角東尼雖然是一位側寫師,這樣的職業似乎是作為阻止犯罪與伸張正義的偵探角色,但是作者對於他心理較為脆弱的部份著墨的比較多,反而會覺得他比較像是受害者(雖然他實際上也是)。

看完之後,心情其實很複雜,某部分的自己有些期待,這位酷兒殺手突然清醒,來個大逆轉什麼的。只是我心理清楚的明白,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啊!!因此很難說喜不喜歡,因為他讓我覺得有點難過和失落(而且跟我一開始看完文案所期待的劇情不太一樣)。


註:春天在三月底出版的《血中之弦》似乎東尼有出現,一樣是側寫連續犯罪。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上行列車殺人事件〉心得

〈上行列車殺人事件〉

  〈上行列車殺人事件〉是在述說一名女子在火車上因為服了農藥而死亡。與她「同行」的是她決定分手的男友。

  連續看了〈上行列車殺人事件〉和〈桐花祭〉,發現這對主角夫妻實在很有趣。尤其是達霖被吐槽的幾段對話。

  我喜歡〈上行列車殺人事件〉的詭計。記得自己搭火車的次數也不少,但是之前從來都沒有發現過這些小細節。原來臺灣也是可以寫出這種與火車相關的推理作品。

  之前在閱讀日系時刻表詭計的作品時,因為故事的背景是在隔了海洋的日本,因此對於那些列車沒有什麼概念,我完全無法去想像那樣的場景,也沒有辦法去思考謎團背後的謎底,就算附上了時刻表……(還是是我太笨?)。不過〈上行列車殺人事件〉背景是在如此熟悉的臺灣,因此我很努力的思索詭計的謎底,想說,至少可以猜出一些端倪吧!以及究竟是他殺還是自殺呢?不過......當然一如既往的,我還是想不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