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愛等於邪惡的世界:《妄愛》讀後心得



蘿倫‧奧立佛 / 尖端出版 / 2013.07.05

  愛,是亙古以來人們歌頌不已的情感。多少故事、多少詩歌描述那些令人嚮往至死不渝的愛情。英雄們說愛可以拯救世界,但是如果有一天,當「愛」等同於「邪惡」時,人們會變成什麼樣子?

  《妄愛》就是這樣一部沒有愛的反烏托邦小說。愛被政府視為一種病,稱為「心因性妄愛症」,經過多年的研究,發展出可以「治癒」疾病的手術,每個居民都必須要在十八歲成年後接受手術,手術成功後就成為了「治癒者」,情感消失遠離了可能罹患妄愛症的危險。

  主角麗娜是個即將接受評鑑(決定未來)和治癒妄愛症手術的少女,因為母親是死於妄愛症,麗娜從小就比任何人更加恐懼妄愛症的存在。她害怕無法治癒,害怕成為像母親這樣罹患妄愛症而痛苦的死去。但是大家都知道青春就是越被禁止越要嘗試啊!(啥毀!?)麗娜好死不死的遇到了屬於她的男主角,就這樣陷入了愛河。

  當然衝突總是要出現的,就跟吃香腸一定要大蒜一樣,少掉了就沒什麼味道。麗娜和艾力克斯注定是要愛的死去活來的情侶,壞人以及制度的阻擋讓他們無法相戀,狗血但是好看,老實說比我原本以為的有趣許多,不是單純的那種會讓我摔書的愛情故事,雖然中間有一度覺得麗娜發瘋似的症狀很誇張,不過是在可以理解的範圍以內。作者在麗娜的掙扎描寫很棒,對於生存在那個時代,接受「愛是一種病」這樣教育的麗娜來說,愛上艾力克斯不只是內心渴望的愛,而是向整個社會的規範反抗。

  《妄愛》的世界裡面,愛是政府控制人們的手段。利用教育以及強迫的手段,讓人們漸漸的成為被受控制的人偶,因為人們失去了愛,大概也失去了慾望,不會想要反抗,不會渴望自由。看完《妄愛》之後忍不住想,我們是不是也在生活上的某個地方受到社會制度或是規範的洗腦了呢?

  說起來雖然沒看過幾本,不過我還蠻喜歡反烏托邦這類型小說的。
  
  看完才知道《妄愛》是三部曲的第一本,本來覺得雖然有些謎團和角色沒有描述完,不過這個結局也算是完整了,沒想到後面還有兩本!?真是讓人驚喜又期待。

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暗處》簡短讀後



  • 2015-8-25 更新封面圖片連結,找不到閱讀版本的中文封面,只好放英文啦。

吉莉安‧佛琳 / 木馬文化 (張思婷譯)

  看完《利器》之後就非常期待吉莉安佛琳的下一部作品。不過這本《暗處》我看了快兩個星期。不只是因為中間一直被網路吸引走(還敢說),主要是前面在看的時候,一直被麗比感覺有點放棄人生的頹廢心態影響,很想掐著她的脖子搖晃「妳不可以振作一點啊啊啊啊!」,但是人家會有憂鬱的情緒也是可以想見的啦!二十五年前在堪薩斯州發生了一場駭人聽聞的謀殺案,麗比正是這場謀殺案的倖存者,而兇手被認為是麗比的哥哥班恩。

  班恩雖然被關了二十五年,但其實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證據可以證明,甚至有諸多疑點(比如身分不明的血跡),並且當時才七歲的麗比雖然做證哥哥是兇手,但她自己也知道其實她什麼也沒看到(只是聽見了聲音)。二十五年後,麗比被奇怪(變態?)的殺手俱樂部成員找上,他們認為班恩是無辜的。於是麗比為了錢開始投入調查。我覺得這本書很特別的地方在於,負責翻案調查的偵探是本來供稱原本兇手的證人,甚至命案發生之後她是一直活在謀殺案的陰影底下,無法逃脫。那種「到底誰是兇手」、「要不要查出真相」的疑惑和矛盾在麗比情緒裡更加明顯。

  我其中很喜歡作者在書裡面對於痛苦的描述文字,感覺很形象化。雖然沒有像看《利器》時陰鬱的感覺那麼重,但是《暗處》閱讀起來的感覺更加黑暗啊!老實說,每次看到變態俱樂部的成員對著麗比用咄咄逼人的語氣說「班恩不是兇手」的時候,就覺得這些人好誇張,他們有什麼資格用這種理直氣壯的態度站在受害者的面前。然後,這本書的翻案真的很棒,非常的精彩。過去和現在的交叉敘述讓人閱讀起來更加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