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永遠的蕭邦》讀後


(圖片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中山七里 / 瑞昇文化出版

  看到文案的介紹,蕭邦的「音樂」到底怎麼和推理小說結合?於是非常好奇的報名了這次的試讀。

  波蘭的總統在出訪時飛機爆炸而墜機,還有疑似恐怖攻擊的爆炸事件發生,波蘭警察得到消息,這些事件都是一名被稱作「鋼琴家」的恐怖份子做的,才正準備部屬警力搜查恐怖分子,沒想到舉辦在波蘭的蕭邦鋼琴大賽竟然也發生了命案,凶手正是「鋼琴家」,警方篩選線索之後將嫌疑犯指向了參與比賽的選手。到底誰才是那個被叫作「鋼琴家」的凶手?

  出乎我意料的,《永遠的蕭邦》對於音樂的描述佔據了這本書極大的篇幅,而且非常詳細,充滿節奏的文字彷彿彈奏出了蕭邦樂曲的鋼琴聲,要不是有發生命案,我還真以為是在看一部描述音樂家的故事。因為以往閱讀推理小說衍生而來的毛病,總以為處處是線索,剛開始看的時候把一些小地方看得非常認真,倒後來反而覺得先不要說凶手了,音樂比較重要啊!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和我一樣,看完《永遠的蕭邦》之後的第一個念頭是想上網Google,找蕭邦的樂曲來聽聽(笑)。當然《永遠的蕭邦》在最後還是回歸了推理小說的模式,身為鋼琴家的岬,以書中偵探的角色揪出了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兇手。

  雖說「音樂無國界」,但各種文化下還是有不同的音樂欣賞品位,有時候對音樂如果不夠了解,也比較無法理解隱含在音符底下的情感與意義,書中應該說是主角的波蘭男孩因為家世淵源,十分受波蘭國人期望能打到來自各國的選手得到冠軍(蕭邦是波蘭人),也因此讀者能夠從男孩的視角感受到各種對音樂美好的體悟與蕭邦樂曲的解釋。在此書中是以這位波蘭男孩為主要視角,而並非偵探,讓我們以波蘭男孩的角度觀察在這起案件中的各個相關人物。男孩看到的岬是個溫和而且鋼琴造詣很好的鋼琴老師,神祕的倒讓我十分好奇其他系列作中的岬是怎麼樣的人物。


(附一張找音樂時發現的蕭邦帥氣畫像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