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陰陽判官生死簿》簡短讀後 (可能有雷)



秀霖 / 釀出版

# 有點民俗風的奇幻類型
# 判官斷案
# 鬼島
# 我喜歡這個畫風

  身為Marvel故事以及推理小說的愛好者,一直都很希望能夠出現將推理和靈異玄幻結合的作品。護玄的「因與聿案簿錄」系列有一點這種味道,但是這個系列比較偏向帶有懸疑感的鬼故事 (大部分的真相都還蠻容易猜的)。

  而秀霖的《陰陽判官生死簿》雖然一臉輕小說樣,但其實骨子裡非常明顯的還是推理小說啊!像是書中用了經典的「暴風雨山莊」橋段,以及最後解謎是以偵探的長篇大論來呈現等等。不過很有趣的是,這部作品有點輕小說的那種很重的角色感,不管是遊走在陰陽兩界之中身為主角兼偵探的凌月,還是扮演助手角色的十三零,甚至是亦敵亦友的冷雨公主,都有著十分強烈的個性。

  我很喜歡凌月可以和死者對話這個設定 (雖然死者都會忘記生前的事)。往往過去的推理小說大多都是生者在為死者伸冤 (除非有特殊設定),能夠出現死者自己現身實在是很有趣。

  看到書中出現平面圖,再加上疑似暴風雨山莊的場景,就有預感這本書會出現機關詭計啊!老實說,我自己覺得這種類型的詭計可能比較適合影像化,純粹用文字描述需要花點時間去想像,好啦!我承認我是個懶惰的人XD。不過,這樣的詭計跟我一開始期待的有點不太一樣,我以為會是以「陰陽六界」這種建構出來的非理性元素為主的詭計。沒想到詭計和謎團遠比我想的的還要龐大。

  作者建構出龐大的故事背景設定,還埋下了某個大魔王等等伏筆,相信會有下一本的吧!!是說,如果有的話希望不會等很久,當初知道這部作品的出版,已經是兩年前在作者上一部作品《考場現行記》的新書發表會的事了,應該不會再等兩年吧,哈哈。


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平行戀人─parallel lovers─》簡短讀後


靜月遠火 / 台灣角川

# 用戀愛包裝的推理小說
# 平行時空
# 賣小鴨週邊是商機
# 科幻推理(?)


要不是推理讀書會選出這本書,我大概也不會想要找來看。
雖然吃很廣,不過這文案和書名通常通常不在我的閱讀類型內就是了XD

平行宇宙的概念是一種假說,意指在我們的宇宙之外存在各個平行世界,可以用來解釋量子力學當中微觀粒子的疊加。這概念還蠻常出現在各科幻小說裡面,而這本《平行戀人》就是建立在「平行宇宙」是存在的這個前提之下的作品。

遠野綾和村瀨一栽是一對只曾在電話聯繫過的戀人(?)。某天發現,兩人的世界在某個時間點分裂了,而且有不同的情況出現:各自在對方的世界中死去。藉由電話的聯繫和比對雙方世界的訊息,發現這兩件死亡案件可能是由同一個兇手所導致。於是這對苦命鴛鴦決定為對方報仇,找出真相!

一直被這對情侶之間悲劇的哀慟吸引,案件的真相反而被我排到第二位了,哈。
我本來以為會解釋世界分離的原因的。不過現在看來,平行世界算是背景架構吧!謎題跟他沒什麼太大關係。

題外話,
我家的小鴨鴨都不讓我拍照,一直用屁屁背對我不然就大便給我看。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鴨川荷爾摩》簡短讀後

萬城目學 / 皇冠 (涂愫芸譯)

閱讀的感覺有點像是之前在看有川浩的作品,當然,兩者的內容和類型完全不一樣,我是說讀起來很放鬆的心境。

主角安倍(糟糕,他有名字嗎)是個剛進大學的新鮮人,意外加入了一個莫名奇妙的社團,然後就這樣開啟了新世界啊!(笑)

京都真是個奇妙的地方,這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好像出現什麼離奇的場景,看到各種魑魅魍魎都不意外。安倍所參加的社團每年會進行一種叫做「荷爾摩」的競賽。以驅使鬼(或者稱之為氏神)的方式進行戰鬥。

是說閱讀的時候,總覺得作者意圖使人想去京都旅遊,完全可以用來當作京都旅遊宣傳啊!書中出現非常多京都真實存在的地點。剛好為了旅遊對京都的地名有些研究,大多數的神社、地名讀起來都很有印象,這點跟之前看其他國外作品完全失去GPS定位的情況差很多。

對於為甚麼要進行這樣的戰鬥,以及各種條例的緣起都沒有解釋太多,書中以命運的「必然」來串聯劇中的各種巧合。我還蠻喜歡這樣的安排,很多事情沒有理由,也不需要去追尋太多的緣由。當然探索埋藏在過去那些千年以前的歷史是一件很棒的事,就像高村所說,歷史能讓我們有所歸屬(雖然常常歷史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有很多種角度和面向)。

有機會看到電影的話再來補上電影心得。


  • 2015-09-23 補上2015年京都鴨川旅遊記



前一陣子前往日本關西旅遊,剛好有經過京都大學。京都大學是由很多個校區組成,有點像成大那樣。上圖是在京都大學外拍攝,可惜時間不太夠,不然也想進去參觀看看,還可以看看書中主角們跳舞的吉田神社,哈哈。



鴨川是去京都必見的景色,位於熱鬧的四条街町和祇園之間。本來想去找四校見面的交叉口,可惜忘記書中對於這點的描述,只好放棄啦!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一人靜》讀後



譽田哲也 / 木馬文化

這次參加的《一人靜》試讀,是兩人分開閱讀不同篇章再一起討論主角伊東靜加這個人,第一次遇到這種有趣的試讀方式!

我所閱讀的分別是書中第一、二、四篇的〈闇一重〉、〈螢蜘蛛〉以及〈罪時雨〉,也是按照順序閱讀的。除了共有的第一篇之外,我的搭擋是小酸梅──慕痕大大閱讀的則是〈腐屍蝶〉與〈死舞盆〉。實在有點好奇篇名和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用日文Google書名發現是「銀線草」這種植物的名字,不知道有什麼意涵呢?)

一開始覺得伊東靜加只是個擁有一點小聰明的女孩,結果原來她不是單純的中二少女,而是真的想要毀滅世界的犯罪者啊!

我想像中的伊東靜加形象有點像地獄少女。

(圖片來源:wiki)


這三篇的被害者(死者)某方面來說都是社會害蟲,死者都曾經對某個人造成傷害,說起來似乎有點死有餘辜的感覺。伊東靜加覺得暴力只是一種工具,可以用來解決暴力,但是這種「為民除害」,對伊動靜加來說卻感覺不到「正義」,反而有點在報復社會、除去害蟲的意味。

在〈闇一重〉中伊東靜加的出場並不多。僅從側面介紹了伊東靜加的生活環境,她有一個在安全課當課長的警察父親,一起住在警方的宿舍,就讀中學。這篇和我看的第三篇〈罪時雨〉一樣都是幫助殺人的共犯。

而〈螢蜘蛛〉這篇,雖然沒有實際介入犯罪,但卻是引發了兇手的殺人動機,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教唆殺人(我猜如果失敗了,靜加應該也會去補刀吧XD)。她親口對著偵辦的員警說她討厭警察,警察是偽善者,猜測伊東靜加和身為警察的父親之間可能曾經發生了什麼?

討論後發現我們之間的對於伊動靜加的感覺有蠻大的不同。夥伴覺得靜加比較像是壞人,有點可怕。反而我這邊的靜加,看起來有點像是幫助弱者脫離死者脅迫的角色。夥伴覺得她好像在策畫甚麼東西,打倒黑幫之類的。不過同樣的地方是我們都覺得她頗為憤世嫉俗,覺得這個世界充滿罪惡。

到底最後伊東靜加想要幹嘛呢!?

撰寫心得時在查詢相關資料時才發現原來在2012年已經有拍過電視劇了呢!
不知道演出的靜加是什麼樣子呢?


  • 2015 / 10 / 09
其實全本看完有一陣子了,只是一直懶惰寫心得。

先來說說謎底的部份好了。基本上和前面猜測的差不多,有趣的是最後一篇不只純粹的解謎,也有一些「意外性」出現。不過好像我猜測的劇情黑暗多了XDDD

直接看完結局後,我又重新把整本書翻閱過一便。
和之前試讀比起來又是另一種感受,當時將關注中心放在伊藤靜加這個人身上,有點小忽略的每一篇的故事和人物。

好吧!果然久了就會忘記要寫什麼,嗚嗚。


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控制》(Gone girl) 電影加小說心得(有雷)


(圖片來源:網路)

本來想說重看完書再來看電影,方便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
畢竟閱讀《控制》已經是2013年的事情了,更何況我的記憶力大概只比金魚好一點。
不過後來還是放棄這麼做了。哈。
以下就印象來寫心得啦啦!!

小說的原名是「Gone girl」,但我覺得中文譯名「控制」更加代表了這整個故意所要表達的意涵:在這場名為愛情的戰爭中,是誰在主導控制了對方?

先來說說角色,
我看小說時想像中的艾咪比較公主一點,髮尾帶點浪漫風微捲的那種,大概是被一開始日記充滿心理測驗,以及艾咪角度自述時的天真語氣所影響。
比較起來,電影中的艾咪看起來更加具有侵略性。
也因此在電影一開始看到她就想,啊!這就是真正的艾咪呢!在小說中後期展現出來的那個她。(而且髮型好像吉利安弗琳XD。↓《控制》書內頁的作者照片)


尼克就隨便了啦!只要展現出一直想要散發費洛蒙那種帥氣的笨蛋就可以了。

是說小喵咪好可愛哦~~~~
每次出現我的視線都會被他吸引。


劇情的話,

必須得說,電影的震撼性好強。
可憐的砲灰戴西被殺掉的爆血場景有夠驚人,
很明確的感受到艾咪充滿控制慾,對自己對別夠狠的那一個部分,簡單講就是個變態。

比較起來,小說中的艾咪只像是滿腹心機的女孩,因為這場戰局將兩人束縛在無法結束的婚姻之中。

因此兩者結尾的讓人的感受有點不太一樣。

以尼克內心獨白的話來講,應該是
「啊!我從此要跟一個變態老婆過日子了。」
V.S.
「哼!妳也逃不出這個婚姻,以後看誰比較厲害。」
(雖然以尼克負五渣的戰力應該還是輸慘慘吧!哈哈)

看電影的時候還蠻有趣的是,
有些場景會讓我在腦海中閃過在小說裡面看到的角色內心獨白,
還有兩人之間愛恨交織的情緒。
比方說尼克在電視節目上呼喚妻子歸來的時候,其實心裡是在暗罵:妳這個必取!快點回來讓我殺爆妳。

(是說有些劇情我根本忘得一乾二淨,原來愛咪有被搶過錢!)

整體來看,我覺得改編的還蠻成功的,也許是因為吉利安弗琳自己執編,劇情幾乎沒有什麼變動。


------
《控制》是吉利安弗琳的第三部作品,她的第二部作品《暗處》(Dark place)也改編成電影了耶!!!!

預告片: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永遠的蕭邦》讀後


(圖片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中山七里 / 瑞昇文化出版

  看到文案的介紹,蕭邦的「音樂」到底怎麼和推理小說結合?於是非常好奇的報名了這次的試讀。

  波蘭的總統在出訪時飛機爆炸而墜機,還有疑似恐怖攻擊的爆炸事件發生,波蘭警察得到消息,這些事件都是一名被稱作「鋼琴家」的恐怖份子做的,才正準備部屬警力搜查恐怖分子,沒想到舉辦在波蘭的蕭邦鋼琴大賽竟然也發生了命案,凶手正是「鋼琴家」,警方篩選線索之後將嫌疑犯指向了參與比賽的選手。到底誰才是那個被叫作「鋼琴家」的凶手?

  出乎我意料的,《永遠的蕭邦》對於音樂的描述佔據了這本書極大的篇幅,而且非常詳細,充滿節奏的文字彷彿彈奏出了蕭邦樂曲的鋼琴聲,要不是有發生命案,我還真以為是在看一部描述音樂家的故事。因為以往閱讀推理小說衍生而來的毛病,總以為處處是線索,剛開始看的時候把一些小地方看得非常認真,倒後來反而覺得先不要說凶手了,音樂比較重要啊!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和我一樣,看完《永遠的蕭邦》之後的第一個念頭是想上網Google,找蕭邦的樂曲來聽聽(笑)。當然《永遠的蕭邦》在最後還是回歸了推理小說的模式,身為鋼琴家的岬,以書中偵探的角色揪出了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兇手。

  雖說「音樂無國界」,但各種文化下還是有不同的音樂欣賞品位,有時候對音樂如果不夠了解,也比較無法理解隱含在音符底下的情感與意義,書中應該說是主角的波蘭男孩因為家世淵源,十分受波蘭國人期望能打到來自各國的選手得到冠軍(蕭邦是波蘭人),也因此讀者能夠從男孩的視角感受到各種對音樂美好的體悟與蕭邦樂曲的解釋。在此書中是以這位波蘭男孩為主要視角,而並非偵探,讓我們以波蘭男孩的角度觀察在這起案件中的各個相關人物。男孩看到的岬是個溫和而且鋼琴造詣很好的鋼琴老師,神祕的倒讓我十分好奇其他系列作中的岬是怎麼樣的人物。


(附一張找音樂時發現的蕭邦帥氣畫像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