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永遠的蕭邦》讀後


(圖片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中山七里 / 瑞昇文化出版

  看到文案的介紹,蕭邦的「音樂」到底怎麼和推理小說結合?於是非常好奇的報名了這次的試讀。

  波蘭的總統在出訪時飛機爆炸而墜機,還有疑似恐怖攻擊的爆炸事件發生,波蘭警察得到消息,這些事件都是一名被稱作「鋼琴家」的恐怖份子做的,才正準備部屬警力搜查恐怖分子,沒想到舉辦在波蘭的蕭邦鋼琴大賽竟然也發生了命案,凶手正是「鋼琴家」,警方篩選線索之後將嫌疑犯指向了參與比賽的選手。到底誰才是那個被叫作「鋼琴家」的凶手?

  出乎我意料的,《永遠的蕭邦》對於音樂的描述佔據了這本書極大的篇幅,而且非常詳細,充滿節奏的文字彷彿彈奏出了蕭邦樂曲的鋼琴聲,要不是有發生命案,我還真以為是在看一部描述音樂家的故事。因為以往閱讀推理小說衍生而來的毛病,總以為處處是線索,剛開始看的時候把一些小地方看得非常認真,倒後來反而覺得先不要說凶手了,音樂比較重要啊!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和我一樣,看完《永遠的蕭邦》之後的第一個念頭是想上網Google,找蕭邦的樂曲來聽聽(笑)。當然《永遠的蕭邦》在最後還是回歸了推理小說的模式,身為鋼琴家的岬,以書中偵探的角色揪出了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兇手。

  雖說「音樂無國界」,但各種文化下還是有不同的音樂欣賞品位,有時候對音樂如果不夠了解,也比較無法理解隱含在音符底下的情感與意義,書中應該說是主角的波蘭男孩因為家世淵源,十分受波蘭國人期望能打到來自各國的選手得到冠軍(蕭邦是波蘭人),也因此讀者能夠從男孩的視角感受到各種對音樂美好的體悟與蕭邦樂曲的解釋。在此書中是以這位波蘭男孩為主要視角,而並非偵探,讓我們以波蘭男孩的角度觀察在這起案件中的各個相關人物。男孩看到的岬是個溫和而且鋼琴造詣很好的鋼琴老師,神祕的倒讓我十分好奇其他系列作中的岬是怎麼樣的人物。


(附一張找音樂時發現的蕭邦帥氣畫像XD)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白戶修的事件簿》──〈順手牽羊〉試讀


《白戶修的事件簿》 / 大倉崇裕 / 新雨

  據說這本書一共有五篇,每個試讀者會收到不一樣的章節,而我收到的試讀是第五篇,還真是有趣的試讀方式。

  書本封底簡介主角白戶修是大學即將畢業的學生,胸無大志、生性懶散。

  簡而言之主角就是個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人啦!但是他卻很倒楣(?)的一連捲入許多起不同的犯罪事件中──果然是身為主角必備的天命。如此忙碌在案件中打轉,當然不排除更多的可能是由於主角本身無法拒絕別人的濫好人個性。

  在這篇中,白戶修不過是去個唱片行打發時間,卻被誣陷是小偷,於是接收要求去當保全抓小偷。一般人遇到這種要求應該直接說「掰掰,不要聯絡」,但是果然身為好好先生代表的白戶修非常心軟的答應了,於是臨危受命的當起了百貨公司的保全,一路攀查百貨公司各種小偷。

  這篇日常推理在最後有了很有趣的翻轉,雖然突然闖入的角色實在有點搞不清楚是誰(我猜大概是前幾篇有出現過的人吧),因此白戶修雖然莫名其妙被當做小偷,不過最後也順利的解決了這次的事件,還有了意外的收穫,真不知道該說白戶修這個人是幸運還是不幸。

  不知道現實中偷竊是不是就像白戶修所看到的那麼頻繁,而且還有各式各樣的手段,說起來賣東西的店家還真是辛苦呢!要抓小偷又怕抓錯反被告。感覺上順手牽羊這樣的犯罪比起其他像是殺人、傷害程度好像小多了,甚至有些人會覺得不過是小東西值不了多少錢,但是將別人所擁有的東西佔為己有就是偷竊啊!是犯罪。(怎麼突然正義起來XD

  之後看了另外四篇故事再來補完其他心得吧!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傳奇》試讀心得



陸希未(Marie Lu) / 尖端  (《傳奇 LEGEND》預計 6/17上市 )

最近還蠻常看反烏托邦小說,這次試讀的這部《傳奇》也是──看似幸福美滿的制度底下,其實隱含了許多社會問題。

本書是兩個主角的角度交替章節來描述劇情,在閱讀的時候因為兩者立場與背景的不同,會有反差的感覺,但是在對於劇情的理解上卻更全面,畢竟只理解一邊是看不到整個世界的,隨著劇情的推動,會越來越期待兩個人相遇的場景。

瓊與戴伊是本書的兩個主角,兩人同樣聰明、同樣有很好的身手,可以說在能力上幾乎旗鼓相當,但是瓊是政府探員,戴伊卻是通緝犯,前者生活在社會頂端,過個優渥的生活,有著最好的教育,而戴伊的處境卻正好完全相反。在《傳奇》的社會架構裡,階級落差感覺是十分明顯的,因此生活背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人相遇了是多麼反差 (有點像羅密歐與茱麗葉)。戴伊為了偷取瘟疫的治療藥潛入醫院,卻在逃跑時誤殺了瓊的哥哥,於是瓊開始追捕戴伊。
「能力分級」讓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有能力就會往上爬過更好的生活,沒有就是繼續深陷社會底層的淤泥,翻不了身。並用這樣的分級制度去分配社會資源與權力,這樣的選擇看似十分公平,卻缺少了平等與公義。對於制度是抗衡還是接受,湯瑪士和戴伊就是個很好的對比,同樣是貧窮出身,湯瑪士努力符合制度往上爬,戴伊卻是選擇了反抗。這是瓊與戴伊之外,我覺得更吸引人的另一種衝突。

非常期待續集的出現,隱藏在事件背後的真相與歷史到底是什麼?瓊和戴伊又會有怎樣的境況?實在是讓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