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返家》讀後



  家庭暴力具有延續性,整本書的劇情幾乎是環繞這點推展。除了家暴以外,書中有更加強烈的虐待場景,雖說作者在後記表示這些慘忍的行徑只是他的想像,但現實總是比小說離奇,還是忍不住悲觀地想,世界這麼大,也許某個角落存在著這樣的痛苦。

        回到家暴這件事,克拉拉和他的丈夫馬丁就是典型的施暴者和被施暴者吧?馬丁外表光鮮亮麗,看起來是個好丈夫,但私底下卻對克拉拉施以言語和肢體的暴力。儘管被這樣可怕的對待,也許是為了女兒,也許因為她的成長背景因素,克拉拉始終沒有離開她的丈夫。

        我想到了這一篇PPT文章

  作者最後給了克拉拉一個良善的結局,甚至是有點童話般。但若下一次的困境來臨,她是否能夠掙脫,或者只能再次祈禱神明給她一條爬出來的繩索。

        整本書的氣氛渲染很好,充滿驚悚緊張感。我很喜歡電話對談這個手法,這是一個很容易想像和同感的場景,每個人都有聽電話的經驗,你只能聽到那一頭的聲音,去想像對方所在的位置、行為,甚至對方說的話是真實還是謊言都只能從聲音去猜測。不管是站在尤樂斯的視角,或是克拉拉的視角,那個懸疑感都很有趣。

  但是最後的翻轉會讓人覺得作者對於讀者的欺騙太多了啦!不知道是原文就是這樣還是有翻譯的關係,很多語句的描述都非常誤導讀者的思考。


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

《鋒迴路轉》 (Knives out)



(一定有雷)

  錯過了去年院線的放映,最近終於等到有中文字幕的影片可以看啦!

  真相並不複雜,線索也給得很充足,但一層一層的剝開都是翻轉,真的是峰迴路轉。

  一個被認為是自殺的的案件,受到神秘委託人委託偵探班瓦白朗調查,種種跡象看來似乎是他殺?甚至連動機都漸漸顯露。

  從主角視角,觀眾看到了「真相」,知道生日宴會當晚發生的事情,但這也只是主角視角而已,隨著劇情的推進,又有新的「真相」出現。就像白朗說的甜甜圈理論,整個案件缺少了甜甜圈中間的洞,好像洞被捕上的時候,卻發現補上的還是另一個有洞的甜甜圈。

  死者哈蘭是個很有名氣的懸疑小說作家,片中說暢銷八千萬冊。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稍微查了一下wiki目前全世界的暢銷名單來比對這個數字:達文西密碼單本暢銷八千萬,哈利波特系列暢銷五億多,反正就是一個很有名氣而且很有錢的作家這樣。

  關於角色的部分,電影裡面鮮明個性的人物,每個我都很喜歡,包括戲份不多的奶奶。先說說主角,說謊會吐這個設定很有趣,而且幾乎貫穿全片。至於偵探班瓦白朗,則是由近期的Daniel Wroughton 飾演(是007),有點英國紳士的感覺,很喜歡他在瑪塔車上唱歌的時候,完全感受到這個偵探的生動。白朗在對著主角或警察說著觀察的線索和推理時,表現出的對真相探求的好奇心,有種千反田愛瑠之感。

  哈蘭的家族就是典型的富二代,靠爸爸過活但覺得自己白手起家創業很厲害那種。這些家人表面上對護士瑪塔很好,但事實上他們一直都還是認為瑪塔是個「外來者」,這裡的外來指的是國家,他們甚至連瑪塔的故鄉都記不住(每個人講的都不一樣),看到最後我還是不知道瑪塔來自哪裡。

  哈蘭雖然是個成功的作家,但他大概自覺並不是個稱職的父親。在生日這天決定放開和所有孩子之間的關係,也許心情上帶有點放棄和解脫吧!雖然覺得選擇自殺保護瑪塔這個決定有點愚蠢 ,明明可能的漏洞那麼多,像是藥物這件事情,驗屍就會發現了,但可能是推理作家之魂(啥?)作祟,想到的竟然是詭計。後來想想,也許其實一開始哈蘭在做完那些事情(斷捨離家人)之後,就覺得自已可以離開人世無所謂了。雖然中間我還一度以為全部都是哈蘭自導自演。(對不起XD)

  不得不說看到蘭斯這麼帥就在想,哇這麼帥該不會就是兇手吧。看完電影查演員名單才知道他是飾演美國隊長的伊凡(我臉盲)。最後匕首刺殺那邊真的好好笑,雖然看到畫面有猜到是假刀,蘭森還不可置信的多刺幾下,真的很可愛啊!不知道這樣最後蘭森會被定罪嗎,畢竟只有錄音的自白結果。但不管如何,至少善良的瑪塔是無罪的。就像白朗說的,瑪塔的善良讓她成功走到這一步,順利阻擋了他人的惡意,儘管失去哈蘭這個朋友是如此哀傷的事情。

  片中有些小場景我還蠻喜歡的,比如說最後瑪塔拿著杯子 (上面寫著 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對應到電影一開始這個杯子是哈蘭的,大概就暗示著瑪塔不會放棄遺產的繼承,至少會保留這棟房子。

  總之是一部會讓人想重看的電影。

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Miss Fisher's Murder Mysteries》 費雪小姐探案集 S01


簡單介紹一下這部的背景。
《Miss Fisher's Murder Mysteries》是四年前的影集,2012年開始於澳洲電視台 (ABC)播映。
故事是改編自 Kerry Greenwood 的同名系列作品 (臺灣目前沒有譯本)。

背景在1920年代的墨爾本,場景很有倫敦街頭的感覺。
對這段歷史不太熟悉,所以大概拜讀了一下GOOGLE大神:
當時的澳洲已經成立了澳洲聯邦 (隸屬於英國)。
墨爾本在1927年以前都還是澳洲的首都。

主角芙里妮費雪 (Phryne Fisher) 繼承了爵位和遺產,
翻譯來說就是非常有錢有閒的意思 。
芙里妮是個對於那個時代來說非常特立獨行的人 (某方面來說在一百年之後的現在也是)
獨身、
有許多情人 (每集都不一樣呢) 、
令人測目的職業 (偵探)、
喜愛冒險 (還會開飛機啊)
上述怎麼有點像詹姆士龐德呢 XD


整體來說沒有太多血腥暴力的情節,雖然難免有槍支和揍人的場景,
不過我自己會把這部歸類在舒逸推理。
不是瑪波那種和藹可親的奶奶類型啦
是跪下,叫我女王這種XD


(From)
簡單介紹一下其他角色,
下面這張家庭照 (誤)
除了費雪以外,
分別是警探傑克羅賓森、害羞警員科林斯、費雪的女僕桃樂絲
(From)

通常偵探故事都會有個警探當綠葉。
這部也不例外,如同福爾摩斯身邊有個雷斯垂德,
費雪這裡也有傑克羅賓森當工具人(?),可以從 警方的角色獲取訊息。
雖然傑克常常覺得費雪很煩,不過偶爾還是會互相需要幫助的嘛!
看費雪和傑克互嗆抬槓很好玩。

桃樂絲則在第一集結束之後成為費雪的女僕,
她和柯林斯互相有好感,不過兩個人都很害羞,
偶爾傑克和費雪還會故意製造機會給他們兩個。

至於費雪小姐為什麼要回澳洲呢?
這是另外一個謎團,
從目前看到的劇情大概可以推測,
費雪是為了逝去妹妹的案子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