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傳奇》試讀心得



陸希未(Marie Lu) / 尖端  (《傳奇 LEGEND》預計 6/17上市 )

最近還蠻常看反烏托邦小說,這次試讀的這部《傳奇》也是──看似幸福美滿的制度底下,其實隱含了許多社會問題。

本書是兩個主角的角度交替章節來描述劇情,在閱讀的時候因為兩者立場與背景的不同,會有反差的感覺,但是在對於劇情的理解上卻更全面,畢竟只理解一邊是看不到整個世界的,隨著劇情的推動,會越來越期待兩個人相遇的場景。

瓊與戴伊是本書的兩個主角,兩人同樣聰明、同樣有很好的身手,可以說在能力上幾乎旗鼓相當,但是瓊是政府探員,戴伊卻是通緝犯,前者生活在社會頂端,過個優渥的生活,有著最好的教育,而戴伊的處境卻正好完全相反。在《傳奇》的社會架構裡,階級落差感覺是十分明顯的,因此生活背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人相遇了是多麼反差 (有點像羅密歐與茱麗葉)。戴伊為了偷取瘟疫的治療藥潛入醫院,卻在逃跑時誤殺了瓊的哥哥,於是瓊開始追捕戴伊。
「能力分級」讓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有能力就會往上爬過更好的生活,沒有就是繼續深陷社會底層的淤泥,翻不了身。並用這樣的分級制度去分配社會資源與權力,這樣的選擇看似十分公平,卻缺少了平等與公義。對於制度是抗衡還是接受,湯瑪士和戴伊就是個很好的對比,同樣是貧窮出身,湯瑪士努力符合制度往上爬,戴伊卻是選擇了反抗。這是瓊與戴伊之外,我覺得更吸引人的另一種衝突。

非常期待續集的出現,隱藏在事件背後的真相與歷史到底是什麼?瓊和戴伊又會有怎樣的境況?實在是讓人好奇。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棄養計畫》試讀心得

《棄養計畫》


羅尹登.米斯崔Rohinton Mistry / 柿子文化 / 2013.12.07 / 鄧捷文(譯)

  是什麼主宰了我們的人生,是命運,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遇到困境和充滿衝突的抉擇時,要選擇對現實抗爭亦或是向命運低頭?在《棄養計畫》中,很多人在面對選擇時,是像納里曼那樣選擇放棄了自我向社會環境妥協,抑或是將一切悲慘歸咎於命運,就像賈爾和庫蜜在他們將照顧繼父納里曼的責任,丟給他們同父異母的妹妹羅姍娜時,庫蜜說「也只能這麼做啊!我們別無選擇。」

  納里曼因為家庭宗教信仰的反對,而和相愛多年的女友露西分手,娶了寡婦雅思敏,就這樣納里曼也向命運妥協了,放棄了真正想擁有的,以為自己和露西都能忘掉一切重新開始,但是最後他卻只能一輩子活在遺憾之中。「我只知道,納里曼、雅思敏跟露西都是順從命運的安排,就這樣罷了,都是命運」在故事的最後,有人替納里曼的人生下了這樣的註解。我想這裡指的「命運」同時也是指納里曼父母和社會的期望,而納里曼最後接受了這樣的安排。

  故事背景是發生在印度孟買。《棄養計畫》中有很多關於宗教的描述,因為種族和信仰不同就不能結婚,這大概是生活在相對來說宗教信仰十分自由的臺灣非常難以想像的情況吧!當然除了宗教種族之外,書中也描述了很多印度的社會問題,像是貪污、政治鬥爭和人口問題等等。

  老年後的納里曼,像很多老人家一樣「加供嘛供過去」(台語)。他說他會想起很多過去的事情,過去比當下更加真實,對於飽受帕金森氏症折磨的他來說,未來什麼的就更不重要了。於是,每夜夢中他都會想起過去和露西相處的美好時光,還有對於雅思敏的虧欠。當一個人年老之後,最痛苦的事大概莫過於此吧!活在悔恨之中,沒有自理的能力,只能仰靠他人過活,還被子女互相推拖照顧的責任。

  《棄養計畫》描述的是從納里曼的腿傷開始,因為這個事件受到影響人們。很期待送走納里曼的庫寧和賈爾,還有不排斥(大部分的人)納里曼能到他們家住的羅姍娜一家。其實可以看得出來,庫蜜和賈爾並非惡意想要遺棄納里曼,只是幼年因為母親所累積的怨恨,再加上納里曼對羅姍娜的偏愛,讓庫寧想盡辦法擺脫責任。而羅姍娜一家則因為納里曼的到來,改變了他們家庭的生活方式,甚至間接的引發了後面一連串的事件。閱讀到最後真的是熱淚盈眶,幸好,應該算是有一個好的結局,至少人們和納里曼有關的部份,有了一個完整的收尾,不過活著就代表人生還在繼續著,也許這個結束是另一場悲劇的開始。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全都藏好了》試讀心得

《全都藏好了》Alles muss versteckt sein
薇比克.羅倫茲Wiebke Lorenz / 讀癮出版 / 2013.12.04 / 賴雅靜()

  這次閱讀的這本《全都藏好了》是描述一位強迫症患者,因為無法克制腦海殺人衝動,在睡夢中殺掉男友的故事。

  有時候生活周遭確實會有那種很討厭的人,讓人腦袋裡忍不住閃過一些,「好想拿刀砍了那個討厭的某某」之類的念頭,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會真的實際去執行,不然社會新聞就一堆刑事案件啦!我們頂多在腦海裡罵他個祖宗十八代或是大卸八塊而已。

  但是《全部都藏好》故事中女主角瑪麗,並非是懷有恨意的動機而產生殺人念頭,女主角因為一些意外而得到「強迫症」─世界上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腦海裡會不自覺的產生惡意殺人的幻想場景。老實說,我之前一直以為強迫症這種精神疾病,指的只有動作或是言語上無法克制的行為,例如不停的洗手,講話句子要重複三次這種。看完小說並且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強迫聯想也是強迫症的病症。

  瑪麗在謀殺案發生之後因為診斷出精神疾病而被送入療養院,故事就從這裡開始。瑪麗完全沒有案發時的記憶,再加上命案發生的現場和她幻想中一模一樣,一些直接或間接的證據也指向她就是那個殘忍的兇手,連瑪麗自己也這麼相信著。瑪麗被送入療養院之後,自暴自棄的放棄了自己,但是在前夫克里斯多夫和醫生的鼓勵之下,一次一次的闡述自己的內心世界。隨著瑪麗的回憶一步步探索整起案件和瑪麗的過去,那些被藏起來的線索和真相也越來越清晰,也讓人越看越想知道到底真兇是另有其人,還是一切都是瑪麗所設計好的?

  犯罪小說常常會描述精神異常的人物,《全都藏好了》這本書,深入的描繪了瑪麗受強迫症困擾的情緒和心境,在瑪麗每次腦海裡出現可怕幻想時,很能感受到那幾近崩潰的情感與掙扎。除了強迫症,故事中也描述了其他瑪麗在療養院遇到的病友,人格分裂、變態殺人犯等等也是這本書除了謀殺案之外很有趣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