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全都藏好了》試讀心得

《全都藏好了》Alles muss versteckt sein
薇比克.羅倫茲Wiebke Lorenz / 讀癮出版 / 2013.12.04 / 賴雅靜()

  這次閱讀的這本《全都藏好了》是描述一位強迫症患者,因為無法克制腦海殺人衝動,在睡夢中殺掉男友的故事。

  有時候生活周遭確實會有那種很討厭的人,讓人腦袋裡忍不住閃過一些,「好想拿刀砍了那個討厭的某某」之類的念頭,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會真的實際去執行,不然社會新聞就一堆刑事案件啦!我們頂多在腦海裡罵他個祖宗十八代或是大卸八塊而已。

  但是《全部都藏好》故事中女主角瑪麗,並非是懷有恨意的動機而產生殺人念頭,女主角因為一些意外而得到「強迫症」─世界上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腦海裡會不自覺的產生惡意殺人的幻想場景。老實說,我之前一直以為強迫症這種精神疾病,指的只有動作或是言語上無法克制的行為,例如不停的洗手,講話句子要重複三次這種。看完小說並且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強迫聯想也是強迫症的病症。

  瑪麗在謀殺案發生之後因為診斷出精神疾病而被送入療養院,故事就從這裡開始。瑪麗完全沒有案發時的記憶,再加上命案發生的現場和她幻想中一模一樣,一些直接或間接的證據也指向她就是那個殘忍的兇手,連瑪麗自己也這麼相信著。瑪麗被送入療養院之後,自暴自棄的放棄了自己,但是在前夫克里斯多夫和醫生的鼓勵之下,一次一次的闡述自己的內心世界。隨著瑪麗的回憶一步步探索整起案件和瑪麗的過去,那些被藏起來的線索和真相也越來越清晰,也讓人越看越想知道到底真兇是另有其人,還是一切都是瑪麗所設計好的?

  犯罪小說常常會描述精神異常的人物,《全都藏好了》這本書,深入的描繪了瑪麗受強迫症困擾的情緒和心境,在瑪麗每次腦海裡出現可怕幻想時,很能感受到那幾近崩潰的情感與掙扎。除了強迫症,故事中也描述了其他瑪麗在療養院遇到的病友,人格分裂、變態殺人犯等等也是這本書除了謀殺案之外很有趣的部份。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冬日女王》 讀後


鮑里思‧阿庫寧 / 櫻桃園文化出版 / 2013.07.22

 (方多林探案系列一)

  要我講出看過俄國什麼小說,我大概也只知道盧基揚年科的《夜巡者》,這種暢銷全球的奇幻作品。至於俄國的懸疑推理到底是什麼樣子,就更加感到陌生了。有趣的是這本《冬日女王》不只是本懸疑小說,故事的背景還是在十九世紀時期的俄羅斯,因此可以看到當時帝制下的俄羅斯社會、秘密組織還有間諜等等這些對我這種很少接觸俄國文化的人而言,非常新奇的層面,有別於以往接收來自歐美對於俄羅斯的角度。

  《冬日女王》的故事從一個年輕男子莫名其妙的舉槍自殺開始,儘管有遺書,俄羅斯當局也對這個案件無動於衷,但年輕的警員方多林卻對此感到疑惑,有錢有權,下半輩子根本可以躺著過的大學生為什麼要自殺,難道真的只是活膩了?於是方多林開始追查,沒想到自殺事件不只不單純,背後似乎牽涉到更加複雜的神秘組織「阿札澤勒」。

  我喜歡這部故事的結局,雖然方多林省悟的很慢,但他還是在生死冒險犯難中,找到了這個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真相。並且故事最後一段所描述的畫面讓人對他充滿想像空間,也讓人很期待之後方多林會有怎樣的發展,不管是職業生涯上還是心靈上的。

  閱讀《冬日女王》這本書,也許是時代或者文化背景的因素,書中角色的行為常常會有讓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例如原來俄國流行纖細腰身的男人,方多林雖然很窮卻花了不少錢買貴得要死的束腹,或是把自己想像成悲劇女主角,希望咳血咳到死的將軍女兒。

  另外我也深刻的體認到閱讀俄國文學最大的困難是人名,甚至比英文語系的作品更難記住,俄國人的名字通常很長又很像,在一般不親密人之間對話時,也會稱呼全名(偶爾還會省略中間名),真的是閱讀上很大障礙。幸好後來有詢問讀過俄國文學的朋友,了解了基本人名命名的規律,在看到名字的時候沒有那麼頭痛,也會好奇的研究一下這個人的名字。

  不過撇開人名閱讀障礙這點,《冬日女王》啃起來很順暢,看完之後也非常期待下一本方多林探案。(他會繼續穿束腹出場嗎XD?)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伊坂幸太郎見面會之超簡略心得


  看到我抽中回函的瞬間整個超激動的!

  本來聽到北中南每場人數都三位數以上的時候已經絕望了說,一直給自己「抽不中就算了」的心理建設,上次的京極夏彥的見面會不是也沒去嗎(怨念),沒想到籤運難以言喻之爛的我,這次竟然奇蹟般地抽中了!狠心剪下回函果然很值得,於是我決定帶著紀念性的《SOS之猿》去簽名。

  一大早就從家裡搭車趕到台南,盡管睡眠不足十分疲倦但還是很開心的和社團學姊一起騎車前往會場。

  然後為了避免打字太過拖拉,造成記憶流失嚴重加上一直被鞭策心得,決定快速的用條列式紀錄:

  1. 和學姊一同騎車前往會場,大中午的陽光超可怕。(吃午飯的時候剛好看到外面溫度計顯示34度,不知準確度如何)
  2. 場地小巧溫馨,到的時候很多人都已經安靜地坐在椅子上等待了。於是非常興奮的在引導人員的指示下蓋章入座。
  3. 因為要按照座位編號就座,只好哀傷的和學姊說掰掰。
  4. 開始之前因為太無聊,又不敢和旁邊的人攀談,我還頻頻回頭對學姊傻笑。
  5. 由獨步主編開場,台南場的活動與談人是米果。
  6. 現場好像還蠻多人會日文的,還有人用日文發問。大概幾句裡面我只聽得懂一兩個字,超弱的XD。
  7. 座談完是提問時間。
  8. 老師喜歡各式各樣的音樂,閱讀廣泛,平常也很喜歡看電影。
  9. 愛好和平好青年的由來是獨步前總編輯提出來的,而且原來在這次來到臺灣之前,老師也不知道自己被稱作好青年。
  10. 老師說他想要寫作的是一個和現實世界錯離了大概五公分感覺的世界。
  11. 有人問到《瓢蟲》,但是我還沒看過這本。
  12. 活動最後有讀者提問,與簽書(告白?)時間。
  13. 簽名的時候因為太緊張,只講得出我很喜歡老師的書,很開心可以參加見面會。
  14. 得到的章是藍色的,據說是因為我拿《SOS之猿》簽名。
  15. 記憶消失的差不多了,就這樣吧!